報告系統整理了AI從"思考"到"行動"的演進路徑,更前瞻性地預測了2025年作為"Agent元年"將開啟的人工智能新紀元。
本文將多面解讀報告的背景與核心觀點,從技術演進、產業影響和投資機遇三個維度剖析AI Agent的發展前景,并通過思維導圖直觀呈現報告框架,對AI Agent的未來發展進行總結與展望。
報告背景與目的
人工智能發展正經歷從"專用型AI"向"通用型AI"的轉變,"2025年是Agent元年,AI正從L2(推理者)向L3(Agent/智能體)進化,標志著AI從"思考"走向"行動""。因此,2025年被普遍認為是AI技術從理論探索邁向廣泛商用的元年。
這一判斷基于對技術發展、產品迭代和市場需求的綜合考量,反映了AI領域正在發生巨大的轉變。
報告發布的背景具有以下幾個方面:
技術層面:多模態大模型和強化學習方法的成熟已達到臨界點,使AI系統具備了理解視覺信息(如GUI界面)和與環境交互的能力;
產品層面:OpenAI的Operator、Google的DeepResearch等標桿產品的出現驗證了技術可行性;
協議層面:MCP(多Agent協作協議)的普及正在促進Agent生態的互聯互通;
市場層面:經歷了2023年的大模型能力競賽和2024年的初步應用探索后,企業端對能夠自動化復雜業務流程的AI解決方案需求激增。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AI階段向Agent階段提升的驅動力。
報告為投資者和行業從業者解釋了以下三個關鍵問題:
為什么2025年是Agent元年?
AI Agent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?
這一趨勢下應該關注哪些投資機會?
通過對系統解答,為讀者提供了把握AI發展浪潮的認知框架和決策依據。
其次對AI Agent做出了明確的定義:Agent需要具備對話、推理、長記憶和工具調用四大核心能力,定義的產生有助于避免概念泛化導致的投資誤判。
從宏觀的角度看,報告反映了ZG資本市場研究機構對AI前沿的敏銳把握。顯示出對ZGAI創新能力的充分信心。這種視野與本土洞察的結合,具有d特的參考價值。
報告核心內容
技術演進:從L1到L3的AI能力躍遷
東吳證券報告采用了OpenAI提出的AI五J分類框架,為理解AI發展路徑提供了清晰路線圖。
根據這一框架,AI發展被劃分為L1到L5五個階段:
L1(聊天機器人)具備基礎自然語言交互能力,代表產品如2022年底發布的ChatGPT;
L2(推理者)在語言生成基礎上增加了復雜推理能力,能夠處理多步驟問題并展示思考過程,代表產品包括OpenAI的o1系列和DeepSeek-R1;
L3(智能體)則實現了從"思考"到"行動"的質變,具備自主規劃、執行任務并調用外部工具的能力。
OpenAI在2025年1月發布的Operator產品"印證和點燃了行業共識",該產品基于CUA模型,結合了GPT-4o的視覺能力和GJ推理強化學習,能夠通過屏幕截圖"查看"瀏覽器內容,并通過模擬鼠標鍵盤操作進行交互。
這種人機交互方式的提升,標志著AI開始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參與。
DeepSeek通過算法創新在算力受限背景下實現模型能力突破,其開源的R1模型采用RL路徑實現了大模型底層創新,大幅降低了訓練和推理成本。
阿里發布的Qwen2.5-Max模型在多項評測中比肩Claude-3.5-Sonnet,而通義千問QwQ-32B通過大規模強化學習,以320億參數實現了與6710億參數的DeepSeek-R1相近的性能。
這些技術進步為ZG在Agent時代的競爭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產業影響
AI Agent的興起將改變互聯網流量入口格局。傳統搜索引擎將面臨挑戰,Agent可能成為新的核心入口,部分功能單一的APP則可能被"管道化"。
預計2025年下半年入口J通用Agent的競爭將開啟,入口替代不僅改變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,更將改變整個數字經濟的價值分配鏈條。
OpenAI已通過ChatGPT Search試水智能網購功能,用戶可通過自然語言對話直接完成商品推薦、比價和購買全流程,這種服務集成模式展現了Agent作為新型入口的潛力。
在工作方式方面,Agent將實現深度自動化,處理復雜多步驟任務,優化成本并提升效率,解放人類生產力與創造力。
編程領域被視為Z先落地的場景,因其具有環境理想、工具成熟、反饋清晰和價值主張明確等特點。
Cursor、Devin等產品已展示出AI在代碼生成、調試和優化方面的強大能力。法律領域也出現多種AI Agent產品,如能夠自主進行法律研究的系統,其效率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人類專家。這種專業工作模式的轉變,將重新定義許多知識工作的價值。
在B端市場,Agent能夠自動化復雜的業務流程,如供應鏈協調、跨系統數據整合和客戶服務流程管理。
OpenAI的Operator已展示出處理訂餐、預約、購物等重復性瀏覽器任務的能力。ZG廠商Monica.im發布的Manus Agent更進一步,不僅能自主執行任務并交付結果,還具備跨領域工具調用能力,包括瀏覽網頁、編寫代碼和操作應用等。
企業流程的智能化將大幅降低運營成本,提升響應速度,但也對企業現有IT架構和數據治理提出新挑戰。
投資機遇
東吳證券報告為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的投資框架。在競爭格局上,報告用"巨頭環伺,新銳突破"概括當前態勢:大型科技平臺(如OpenAI、Google、微軟及國內BAT、字節、華為)憑借模型、數據、算力和生態優勢主導通用Agent發展;
基于這些分析,報告提出三層投資策略:先,重視2025年關鍵窗口期,跟蹤多模態模型、強化學習、工具調用可靠性和MCP協議等進展;
其次,長期配置平臺巨頭,如海外的Google、微軟,國內的阿里、騰訊等;Z后,關注垂直領域領跑者,特別是在編程、法律、出版校對、電商外貿等知識工作領域已建立優勢的企業。報告列舉了30家布局Agent的上市公司,包括果麥文化(出版校對)、焦點科技(電商外貿)、創業黑馬(企業服務)和美圖公司(美學設計)等。
東吳證券報告的價值不僅在于其翔實的行業分析和明確的投資建議,更在于它為理解AI發展的歷史方位提供了新標準。
報告提示的從L2到L3的躍遷,本質上反映了AI從"認知智能"向"行動智能"的進化,這種進化將重新定義人機協作的邊界。
當AI不僅能回答問題,還能自主完成任務時,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將發生改變。
從更長遠視角看,AI Agent的發展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重要里程碑。報告明確指出"Agent(L3)是通往AGI和具身智能的關鍵環節"。
![]() |
機器人底盤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機器人 講解機器人 迎賓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底盤 商用機器人 智能垃圾站 智能服務機器人 大屏機器人 霧化消毒機器人 展廳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底盤 核酸采樣機器人 智能配送機器人 導覽機器人 |